从“小片天地”到“半壁江山”,这是人口占比超八成的湖北县域在经济总量上的突破,去年,湖北定下了 “百强进位、百强冲刺、百强储备”的“三百“战略,今年,还将力争经济总量过千亿元县(市、区)达到5个、过500亿元达到20个。襄阳枣阳,是2020年以来湖北进位最快的百强县市,这背后有何秘诀?今天我们去一探究竟。
在湖北文理学院,科研人员们正在研究传感器生产的核心导电材料——碳浆。
湖北文理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王松:“碳浆材料一直买的是进口的产品,进口产品和我们国产产品最大区别就是摩擦寿命,进口产品能够达到上千万次,国产产品只有200万次左右,我们预计今年上半年就能够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。”
这项研究,是专门给枣阳的一家传感器企业做的。这家企业的传感器,占据亚洲市场第一,但核心导电材料碳浆却一直依赖进口,不仅成本高,供货也不稳定。让企业欣喜的是,“本土化”的问题,即将在本土高校解决掉。
枣阳米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毕继爽:“我们企业这一块生产能力是可以的,但是在科研和研发这一块的人才都还是比较欠缺的,这个产品研发完了之后能降低一半的费用。”
当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,企业的配套需求,从基础的劳动力、水电气,升级到了更高层次的产业生态、科研生态。去年十月,枣阳印发《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》,14条真金白银措施支持科技创新,同时开始推进“企校联合中心”的建立,米朗科技能和湖北文理学院联姻,正是这一契机。
襄阳枣阳市科技经信局党委副书记、副局长王志刚:“我们每年都会向企业发放一个基础需求征集表,为它申报企校联合中心,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,前期给它一些研发经费的资助,枣阳的企业所需求的技术很快就会反应到大学里面去。”
这样的企校联合中心,枣阳已经同步建立了14家,并先后与中科院、武汉大学等65所大专院校,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,转化、实施高新技术60多项。眼见着在碳浆问题上取得决定性突破,这个发家在深圳、创始人是枣阳老乡的米朗科技,萌发了一个更大的想法。
枣阳米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志胜:“在家乡政府的牵线搭桥,和支持科技创新的做法,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搬回枣阳的决心。目前准备把深圳公司的总部搬回枣阳,正在积极筹备枣阳米朗科技有限公司的上市工作。”
去年,枣阳共组织144家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,同比增长140%;50家企业获批2021年度高新技术企业,较上年增长66.7%。
襄阳枣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聂荣毅:“继续强化科技创新的一些核心举措,以我们枣阳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平台,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,争创国家级创新型县市。”
原文链接:http://news.hbtv.com.cn/p/2157605.html#10006-weixin-1-52626-6b3bffd01fdde4900130bc5a2751b6d1